如果有在http://umkor.eiisale.com/或http://www.eiisale.com/購買過物品的網友
相信一定都有收到物品後因為與網站上刊登的物品落差很大想退貨
但要退貨的時候才發現,網站上標榜的7天保證退貨根本是假的,與賣方唯一的聯絡方式只有email
結果寄了mail也都不會回覆你。
Read more...
Archive for the '投資理財' Category
網路廣告購物詐騙-駿速國際運通
早懂晚懂都是要懂-公設比
早懂晚懂都是要懂,買房是人生必經的路,網路資訊一大堆,很多看了還是似懂非懂
因此就整理一篇我自己看得懂的 = =
以下資訊是來自網路上的資料蒐集並摘要其重要部分:
主要資料來源:不動產估價~10分鐘搞懂公設比(理論篇)-75
何謂『公共設施』:依據內政部營建署解釋:公寓大廈的公共設施部分即指其共用部分,包括住戶共同使用之設施,如樓梯間、電梯間、梯廳、屋頂突出物、共同出入口及門廳、管理員室、防空避難設備、裝卸停車空間、機電設備空間及社區居民使用的活動中心等;但不包括約定共用部分的面積。
買定網 是什麼東西?
剛在瀏覽網站的時候,看到一個google的廣告,這對於我是長期的高鐵用戶來說,很難不為之一亮
貴桑桑的高鐵票只要0.6折,有沒有這麼誇張,於是乎就點進去了(上面只是一張截圖,沒連結)
網站上說明高鐵票不限時段及出發、目的地,現0.6折。價值600元。
貸款還款方式:本息平均攤還與本金平均攤還
詭異齁!!竟然在我的網誌上出現這奇怪的文章
只能說無奈的環境使人不得不低頭,在這共體時艱的時刻,告訴自己要爭氣
網路上有很多文章,但我都只看懂一半
而且也有很多教你把數字丟到Excel就會幫你算好好的
但秉著喜歡知道內部細節的人來說,還是比較會想要自己算一下
所以剛好把每篇文章我都看懂一半的融合起來,就成了這一篇了@@"
強制險與第三責任險的差別
在五年前的一次車禍,讓我開始注意保險這種以保障人的特殊產品
那時候還不懂,糊裡糊塗的就拿的收據申請了一些實支實付的理賠
五年過去了也對保險有些認識,只是突然想到五年前發生車禍時,常聽到有人說強制險或第三責任險什麼的,那些到底是什麼東西,那時候我以為是同樣的東西,只是名稱不同罷了,但其實不然,這兩個保險是有很大的差別,強制險是政府規定強制要繳交保費的保險,而第三責任險是自己可以選擇性加保的產品,我從網路上整理了一些資料,這樣會比較清楚些: Read more...
人生最重要的1項投資 打贏人生的零和遊戲
‧今周刊 2008/07/28
假設人生的價值,建立在財富數字的幾個「0」之上,那麼,健康絕對是那些「0」之前的關鍵數字「1」,沒有了健康,所有的財富只是無用的「0」。
今天在KFC等人的時候,看了一本今週刊,其中這一句讓我印象深刻,覺得非常有道理也很令人省思
等畢業後真的是該要好好做一下健檢了......
【文/李建興】
前言
在強調理財觀念的今天,其實健康投資才是萬富之首,而預防重於治療,健檢更是健康投資的第一步。
今年五月,正當新政府走馬上任的前夕,準內政部長廖風德卻傳出在爬山途中忽然昏倒,雖然有大批醫療團隊的拯救,依然回天乏術。這起意外,不但讓陪同爬山的廖夫人痛失至親,在眾人替廖家人頓失依靠、唏噓萬分之際,原本等著鳴槍起跑的劉內閣,更一時亂了陣腳。
平日注重身體的警訊,定期健檢,是健康投資的關鍵第一步。(攝影/吳東岳)
醫生診斷,廖風德的死因是心肌梗塞,雖然是無預警,但事實上他早有危險因子,特別是長時間的壓力,成了猝死的元凶。這讓與廖風德深交多年的國民黨主席遺憾不已,在告別式中就紅著眼眶激動地說:「我就叫他要好好注意自己的身體,不要逞強!」
這種「千金難買早知道」的情事,廖風德早已不是第一樁。在去年二月二十三日,人稱「馬爺」的知名歌手馬兆駿,原本和正在坐月子的馬嫂Judy歡喜迎接新生命到來,孰料兩人一同到超市購物時,他竟忽然昏倒,送醫後無力回天。
四十八歲就撒手人寰,讓Judy看著剛出生就失怙的孩子,想起未來,悲慟不已,直問蒼天:「為何活生生的人,就這麼走了?」而事後發現,馬兆駿儘管本人身體健康,但家族卻有心血管疾病的遺傳,馬兆駿父親也是驟逝的,這更讓Judy懊悔萬分,「早該要他去做健康檢查!」
無價!健康投資甚於財富投資
事實上,一個人的健康問題,不僅可能導致自己死亡、重創自己的生活品質,更可能是對家人、社會形成沉重的負擔。誠如廖風德的猝死,就給台灣人一記當頭棒喝:「原來健康不僅是自己的!」
對此,高雄義大醫院健診部部長許家彰就語重心長地說:「倘若一個人財富,是以存款數字中的幾個『○』為依據,那麼健康就是這些『○』前面的那個『1』,一 旦失去了健康,所有的財富也只不過是一堆無用的『○』!」因此,在「健康無價」的前提下,健康絕對是財富的關鍵,一個人再怎麼懂得理財,卻不懂得理「健 康」,人生很可能是一場無用的投資。
而誠如古人所云:「上醫治未病,中醫治已病,下醫治末病。」在「預防重於治療」的定律下,平日注重身體的警訊,適時地調養,就成了健康投資的關鍵第一步。 廖風德和馬兆駿的驟逝,雖都是措手不及的意外,卻也是可以「預防」的悲劇。因此,在廖風德事件後,行政院長劉兆玄就當下決定要求所有閣員在最短時間內安排 健檢,並成立「行政院首長健康顧問小組」,提供閣員健康諮詢。
除了政府閣員,其實許多企業界人士更已掀起了「健康投資」的概念。以四十歲的羅秀娟為例,先生陳明欽是苗栗知名溫泉旅館「泰安觀止」的創辦人之一,而愛美 的她,則是瘦身機構「媚登峰」十多年老會員,是典型的貴婦,但三年前的一場變故,讓她體會到「健康才是人生最值得投資的事」。
從土地開發、觀光旅館業起家的陳明欽,事業早已遍布兩岸,這樣優渥的條件,讓貌美且愛美的太太羅秀娟在美容瘦身投注不少心力。但三年前某一天,陳明欽忽然 感到身體不適,容易疲累,原本以為一場小感冒,前往醫院求醫,孰料,一經抽血檢查才發現,肝功能指數居然嚴重異常,隨時有爆發猛爆性肝炎的危機,足以致 命。這讓羅秀娟嚇壞了,於是強迫先生放下正在洽談的上億元生意,趕緊住院治療,才沒讓悲劇發生。
從此之後,羅秀娟不僅要先生每三個月都須定期抽血檢查,每年則為父母親、先生和自己買了一次十五萬元的健檢套餐,一家人合計每年花上百萬元做健檢,許多朋 友都笑她矯枉過正,但她卻意志堅定地說:「我再有錢、再美,一旦健康沒了,什麼也帶不走!」「因此,用一百萬元買健康,划得來!」
正因為健檢風行草偃,台灣不僅是全球健檢市場發展最迅速的國家之一,也是技術、設備最先進、普及的國度。以目前來看,全台每年約有三百萬人接受健檢,光以自費健檢來說,就高達三十萬人,若以每人平均兩萬元花費,市場就高達六十億元,而每年還以兩成的速度成長。
在「健檢熱」的席捲下,根據調查結果發現,仍有八成的民眾沒定期做健檢,對於健檢認知不足,甚至持有錯誤的觀念。對此,《今周刊》特別走訪國內各大健檢中心,尋訪健檢名醫,一窺健檢市場的真貌,並試圖建立正確的健檢觀,理出正確且聰明的「健康投資術」...
Blog Ad
Categories
Search
-
Recent Articles
Recent Posts
- 「xingyuan」於〈Ubuntu 20.04設定datadir改變MySQL資料庫Data路徑〉發佈留言
- 「繳學費的笨蛋」於〈透過Line與初樂直播平台的詐騙手法〉發佈留言
- 「admin」於〈YouTube Premium跨區無法加入家庭群組(Android/iOS都適用)〉發佈留言
- 「lai」於〈YouTube Premium跨區無法加入家庭群組(Android/iOS都適用)〉發佈留言
- 「admin」於〈YouTube Premium跨區無法加入家庭群組(Android/iOS都適用)〉發佈留言
- 「chilli」於〈YouTube Premium跨區無法加入家庭群組(Android/iOS都適用)〉發佈留言
- 「admin」於〈YouTube Premium跨區無法加入家庭群組(Android/iOS都適用)〉發佈留言
Calendar
2023 年 9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鏈結
Blog Info